100年度      99年度      98年度     97年度      95年度       94年度      93年度     92年度

91年度    氣喘相關新聞 

 

羊奶也可能導致過敏(摘自中國時報91/12/17,記者高麗玲報導)

一般人認為嬰兒多喝羊奶,可改善或預防過敏性體質,不過,根據德國醫界最新的研究指出,羊奶和牛奶的蛋白質成份很類似,但缺乏牛奶所含的AlphaSi-酪蛋白,食用後仍可能導致過敏,嬰幼兒最好不要食用。

德國小兒科醫學月刊最近刊載慕尼黑一家兒童醫院的研究指出,羊奶和牛奶的蛋白質的含量和蛋白質成份很類似,目前已有很多牛奶蛋白質造成幼兒過敏的研究,但還沒有嬰幼兒對羊奶耐受性的控制研究,因此,不建議嬰幼兒將羊奶當成食品。

近來德國有業者不斷打出羊奶製成的嬰幼兒食品,可以做為哺育母乳的健康食品,及可以改善對牛奶過敏的嬰幼兒體質的廣告,但德國小兒科澄清,歐盟法規不允許,羊奶做為嬰幼兒初期食品和後期營養的蛋白來源。


治青光眼 不用擔心氣喘 陽痿 (摘自民生報91/12/15,記者劉郁青報導)

傳統青光眼用藥的副作用多,除了導致視力變暗、模糊,也可能引發氣喘、胸悶、陽痿,但前列腺素藥物則無這些問題,一種新藥Travatan今年十月甫獲健保給付,其效期長、副作用少,降眼壓效果也比目前用藥高出近一成。

台北榮民總醫院眼科醫師劉瑞玲表示,青光眼是因眼壓太高、壓迫到視神經,導致視神經萎縮、視力受損,目前治療方法以降眼壓為主,但患者常抱怨傳統用藥「毛果芸香」有縮小曈孔、視力變暗的副作用。常用的乙型阻斷劑也可能引發氣喘、陽痿,因此心臟病、有過敏氣喘體質的患者均不適用。

近年醫學界研發出長效型的前列素製劑,治療青光眼,只要每晚點藥一次,降壓效果可持續一天,且不需冷藏。三軍總醫院眼科主任呂大文表示,據美國長達一年的實驗,一天點一次前列腺素眼藥Travatan,眼壓可下降33%,另一項亞洲跨國試驗結果也類似,其降壓效果較傳統用藥高出5%10%

前列腺素製劑目前被健保列為治療青光眼的二線用藥,醫師指出,已使用一種以上用藥仍無法降低眼壓的患者,或使用傳統用藥有嚴重副作用者,均可考慮改以此藥治療。


家有氣喘兒, 也能養貓狗孩子一出生就養寵物,下一代發生機率低

(摘自民生報91/10/28記者吳佩蓉報導)

家有氣喘兒不能養寵物?這種觀念可能得略做修正了,昨在2002年亞太呼吸學國際會議中發表的最新研究發現,氣喘媽媽產下氣喘兒的機率高,但是,如果能在孩子一出生時就接觸貓、狗等寵物,形成自然【減敏】療法,反而能降低新生兒氣喘罹患率。

根據長庚兒童醫院最新調查,臺北巿國小學童氣喘發生率高達19.8%。平均每五名學童就有一人氣喘;台大醫學院胸腔內科教授郭壽雄指出,國外研究發現,如果父母親吸菸,尤其是母親吸菸,下一代發生氣喘過敏疾病的機率將明顯增加;而香港的研究也顯示,多吃新鮮水果的學童,由於水果中維他命C可降低發炎反應,對肺部功能具保護作用,多吃新鮮水果有助於氣喘病童病情控制。

另外,過去總認為家中有氣喘病童,應避免在家中養寵物,避免氣喘兒接觸過敏原,不過,昨日(911027)在醫學會中,澳洲專家研究發現,如果母親為氣喘病患,產下氣喘兒的機率很高,但若能在孩子一出生時就養貓、狗等寵物,下一代發生氣喘的機率反而降低。

郭壽雄指出,這種原理如同減敏療法,即讓有過敏體質者,從小就長期、持續接觸低濃度的過敏原,讓人體產出抗體,以避免長大後突然接觸大量過敏原而出現氣喘等嚴重的過敏反應;不過,專家也強調,過敏兒若非從小養寵物,且在接觸貓、狗等寵物後,仍出現嚴重過敏反應,最好還是避免接觸過敏原,以免誘發過敏原反應。

近年來國內氣喘發生率不斷增加,且氣喘重症患者比率也隨年齡增加,顯示不少患者在氣喘病發初期並未好好控制,使得嚴重度隨年齡上升;郭壽雄指出,民國八十九年有一千多人死於氣喘,其中許多人如能在平時多注意,多吃新鮮蔬果及深海魚油,配合適當治療,應可免於猝死。


過度使用緩解性擴張劑 死於氣喘危險高(摘自民生報91/08/02報導)

【編譯錢基蓮/路透倫敦電】

過度使用緩解性支氣管擴張劑beta agonist的氣喘患者,死於氣喘的危險可能比較高。

研究人員以英國一九九四到一九九八年之間九萬六千名患者的分析資料,計算使用beta agonist吸劑與類固醇吸劑的患者氣喘病發死亡的相對危險,發現經常使用類固醇吸劑的患者,氣喘病發死亡的危險降低六成。這項研究顯示,類固醇吸劑預防氣喘死亡的效果比beta agonist好。

英國胸腔學會的哈維說,這項研究結果說明氣喘患者併用緩解性和預防性吸劑的重要性,因為這兩種藥有助於氣喘輕微與嚴重發作時,正確的控制病情 。


抗白三烯素氣喘新用藥 (摘自中國時報91/5/22)

(作者為台大醫院小兒部過敏免疫風濕科醫師、台大公館院區醫師)

氣喘病是指呼吸道在接觸到環境中的過敏原或刺激因素時,會產生慢性發炎反應及反覆發作之支氣管收縮的疾病。氣喘急性發作的治療藥物包括支氣管擴張劑及口服或注射型類固醇。此外,對於經常氣喘的病人,應該每天規則使用預防性藥物,以減少氣喘發作。在預防性藥物當中,吸入型類固醇是醫界公認最有效的藥,而近年來又有抗白三烯素或稱為白三烯素抑制劑藥品的上市。

白三烯素是重要的發炎媒介物,能夠在呼吸道提高嗜伊紅性白血球的移動力,增加黏液分泌與造成呼吸道水腫,引起支氣管收縮。抗白三烯素類藥品中,montelukast(Singulair,欣流)與zafirlukast(Accolate,雅樂得錠)是屬於白三烯素受體拮抗劑,能降低白三烯素的活性,減輕氣喘發炎過程引起的各種症狀。台灣目前有Singulair與Accolate上市。Singulair被核淮用於六歲以上的孩童與成人(乃因六歲以下小兒患者使用本藥之安全性及療效尚未進行過臨床研究),且健保給付只限於歲以上之小兒及成人「輕度至中度持續性氣喘」患者。而Accolate則只被核准用於十二歲以上的病人。

臨床試驗顯示,Singulair可以改善肺功能,預防日間及夜間氣喘症狀,減少支氣管擴張劑的需要。對於已在使用吸入型類固醇的病人,合併使用Singulair可以降低吸入型類固醇需要的劑量,甚至某些病可以逐漸停止使用吸入型類固醇。使用Singulair並未有出現耐藥性的報告。不過研究顯示,吸入型類固醇改善肺功能的效果仍優於Singulair。因此,在氣喘的預防性藥物當中,仍建議優先使用吸入性類固醇。

在中度持續性氣喘病人,合併使用抗白三烯素可以降低吸入型類固醇需要的劑量;在輕度持續性氣喘病人,抗白三烯素可以做為低劑量吸入性類固醇的另一個選擇。但是若要確立抗白三烯素在治療氣喘的角色與地位,日後需要進行更多與現有標準治療所做的比較性研究。特別要注意的是,抗白三烯素並非支氣管擴張劑,所以不可用於治療氣喘的急性發作,病人應當備有其他急救性用藥,但是在氣病情急性惡化之時,可以繼續使用抗白三烯素。

Singulair在臨床試驗中呈現相當的安全性,所觀察到的藥品不良反應包括頭痛(18%)、流行性感冒症狀(4%)、咳嗽(3%)與腹痛(3%),發生率類似安慰劑組。其副作用通常溫和,一般不需停藥。

Singulair在台灣上市的規格包括10mg錠劑與5mg咀嚼錠。服用Singulair的時間不受限於食物,可隨餐或空腹。一般建議劑量為超過十五歲者,每天晚上服藥一次,一次10mg;六至十四歲的病人,每天晚上服用一次5mg咀嚼錠。日服一次的方便性是Singulair最重要的優點之一。

夜晚服藥的主要目的是為了在整個晚上與清晨達到最高的藥品血中濃度,因為這些時間是氣喘症狀最常出現的時機。服用Singulair應該注意的事項還包括需規則性服藥,以取得最佳臨床效果;此藥不可做為急性發作用藥,但在發作期間可持續使用;以及不可突然用於取代吸入型或口服類固醇治療。


氣喘病到底能不能根治?(中國時報 醫藥保健 91/5/16)

(作者黃璟隆為長庚兒童醫院內科部主任)

根據長庚兒童醫院台北兒科針對國小一年級學童的研究,民國九十一年,氣喘病的盛行率約為14.2%,比民國八十五年的10.79%,又上升了3.5%,表示氣喘病仍持續嚴重威脅著台灣地區的學齡兒童。

針對長庚兒童醫院氣喘病患的住院病童詳細分析,我們發現罹患氣喘的病童,其嚴重度在上升,女生又比男生嚴重;而且因氣喘病發作而住院的幼兒氣喘病童也在增加,這表示台灣地區不但罹患氣喘病學童的人數在增加,而且嚴重性氣喘的病人也在增加,最令人擔憂的是 氣喘患者年齡也有幼化的趨勢,未來國家用在治療氣喘的醫療資源勢必更可觀,如何減緩氣喘盛行率的爬升,及有效治療氣喘病是我們當前艱鉅的課題。

氣喘病主要是導源於呼吸道的慢性發炎反應造成,與細菌感染無直接關係,所以使用抗生素治療沒有用;雖然氣喘病的症狀也是流鼻水、咳嗽,與普通感冒一般,但服用感冒藥卻不會有效。唯有正確的診斷、適當的治療,加上積極的氣喘衛生教育指導,才是治療氣喘的根本之策。不適當的治療,易造成呼吸道纖維化,不但進一步阻礙復原良機,而且容易造成不幸的死亡病例發生。

氣喘病與基因的遺傳有關,以現在醫療的水準仍未有「根治」的方法,據長期的追蹤研究,只有30∼50%的氣喘病童能夠「治癒」,而且病情愈輕愈可能痊癒,所以如何有效的治療 氣喘病是決定未來氣喘能否治好的重要因素。

日常的氣喘門診,有相當多的父母不肯相信自己的小孩罹患氣喘,所以一開始常以感冒來治療,非得等到多次的嚴重發作才能接受正確的治療。也有很多家長誤以為氣喘病不需治療,到青春期自然會好,因而斷送可能治好的機會。更有許多氣喘病患或家長以為治療氣喘的藥物有副作用,尋求另類治療,因而延誤氣喘 的治療。種種的錯誤觀念,阻礙著氣喘痊癒的契機,也影響著氣喘病患的生活品質,甚而危及性命。


嘉雲地區兒童過敏氣喘元凶是熱帶無爪塵蹣(中央社記者江俊亮嘉義市91/5/15電)

為了解南台灣塵蹣對兒童過敏形態的影響,嘉義市天主教聖馬爾定醫院小兒科與行政院衛生署嘉義醫院小兒科,特別合作調查嘉雲地區三百二十一名氣喘病童,發現熱帶無爪塵蹣過敏的比率佔百分之七十四點一,因而斷定熱帶無爪塵蹣是嘉雲地區兒童過敏氣喘的元兇。

聖馬爾定醫院表示,根據國內外的研究顯示,引起過敏氣喘的元兇是家中的塵蹣,台灣至少有百分之八十的氣喘病童做皮膚試驗,會對塵蹣出現過敏反應。根據成功大學環衛所與成大小兒科蒐集南台灣塵蹣的種類分析,主要是以歐洲室塵蹣(Dp)、美洲室塵蹣(Df)及熱帶無爪塵蹣(Bt)為主。

聖馬爾定醫院指出,由於台灣南北有不同種類的塵蹣,而且種類差異頗大,北台灣是以歐洲室塵蹣為主、熱帶無爪塵蹣次之、美洲室塵蹣則很少見;但是南台灣由於高熱潮濕,反而是以熱帶無爪塵蹣及美洲室塵蹣的比率較高。

由於南北的氣溫、濕度、生活形態差異很大,因此在環境控制過敏原塵蹣孳生的方法也有不同的形態,針對這一點,聖馬爾定醫院與嘉義醫院共同合作,調查三百二十一名氣喘病童,發現對熱帶無爪塵蹣過敏的比率為百分之七十四點一,遠高於常見的歐洲蹣(百分之六十二點九)及美洲蹣(百分之五十七點七)。

這個比率與台南市氣喘病童比率類似,但與北部(台北市、桃園縣)過敏氣喘學童由熱帶無爪塵蹣所引發的比率只佔百分之六十,排名第三的陽性率有很大的差異。

熱帶無爪塵蹣與其他兩種塵蹣的差異,在於熱帶無爪塵蹣適合高溫(氣溫高於攝氏三十度)、潮濕(濕度大於百分之七十五)的氣候繁殖生長,與後者適合較低的溫度與濕度有別;再加上熱帶無爪塵蹣是以吸盤攀附在毛絨的根部,它的蟲體由於較小,因此附著力與附著時間比其他塵蹣還久。

研究指出,由於熱帶無爪塵蹣蟲體較小,附著力較久,而一般的防塵蹣床套只有半個月的效果,因此如果不常清洗床套、枕頭套,並減少屋內的陳設與濕度,所能得到環控效果也很差。根據研究指出,在熱度達到攝氏五十五度時才能殺死塵蹣,而一般紫外線光的效果有限,因此預防一途唯有常清洗床單、枕頭套。

由於塵蹣過敏的藥物治療只能控制症狀,真正能改變過敏狀態、使體內有對抗塵蹣過敏免疫能力,唯有「減敏治療」一途;但「減敏治療」耗時耗工,過敏科醫師都是保留到有嚴重的過敏症狀、無法做有效藥物控制與環控時才施行,時間約需一年至兩年。

聖馬爾定醫院表示,最新的「減敏治療」是以舌減敏的方法實行,這個新的治療塵蹣過敏方法,已經有成大醫院小兒過敏免疫科與全台其他四所醫學中心進行一年的臨床試驗,預定在今年中發表成果,初步結果令醫師與家長都覺得滿意,有可能成為未來過敏氣喘治療的新趨勢。

 

小兒氣喘使用支氣管擴張劑 引起心搏過速案例(記者黃曼瑩/台北報導91/5/9)

台灣氣喘病的罹病率持續增加,兒童氣喘病盛行率更節節上升,使用乙二型支氣管擴張劑的孩童也逐年增加,雖然常見的副作用,像手指顫抖、心跳增加都只是輕微的現象。台北市立陽明醫院小兒科最近接獲兩名氣喘患者,因使用乙二型支氣管擴張定量吸入劑後,發生肚子痛、冒冷汗,來院檢查後才知心跳大於兩百下,做完心電圖後,診斷為上心室心博過速,給予藥物治療才回復正常心跳。

陽明醫院小兒科洪裕發總醫師指出,上心室心搏過速是一種少見的副作用,在愈小的孩童表現出的多不是典型的症狀(像心悸),就像接獲的病患以肚子痛來表現,家屬和醫護人員常常沒有在第一時間發現,如果持續過久的話,會有心臟衰竭的可能。有的發生過一次後,當再使用乙二型支氣管擴張劑,會重複發作,本院小兒科發現有一案例即因而發作數次,所以使用乙二型支氣管擴張劑,必須注意會產生這種副作用。

現今已知兒童氣喘是一種慢性氣道炎症反應的疾病,現在觀念是早期診斷和早期治療伴隨著使用抗發炎藥物,可改變疾病的進展。常取吸入型製劑包括乙二型支氣管擴張劑,吸入型類固醇製劑,要正確了解藥物的使用方法,治療目標是要控制症狀、預防急性發作、儘可能維持正常的肺功能、維持正常活動(包括運動)、避免藥物治療的併發症、預防產生不可逆的呼吸道限制,預防氣喘致死。

 

預防兒童過敏氣喘發作應經常清除家中塵蹣(中央社記者程啟峰高雄91/5/8電)

高雄市兒童氣喘過敏預防衛教協會今天指出,塵蹣是誘發過敏氣喘兒氣喘發作的主因之一,常躲藏在家中的填充玩具等物品,不易被發現,應加強注意衛生,以免成為塵蹣寄生的溫床。

根據行政院衛生署統計,高雄地區一歲孩童至十四歲少年與氣喘病有關的死亡率高居第九順位,可見氣喘病與過敏性疾病在南部地區對兒童所造成的影響,不容小覷。

高雄市兒童氣喘過敏預防衛教協會總幹事鄭乃聖於民國八十九年六月至九十一年三月,共蒐集檢測兩千六百四十七名高雄市新生兒臍帶血,發現其中六百零五名(佔百分之二十二點八六)為過敏體質的高危險群。

高醫醫學大學小兒科最近也針對高雄市七至十二歲學齡兒童家裡常見的過敏原作分析研究,結果顯示,兒童的過敏症狀發生率與其居住環境中的填充玩具、蟑螂及黴菌斑,有明顯的正比關係。

高雄市兒童氣喘過敏預防衛教協會理事長陳武元表示,常見的填充玩具就是布娃娃,是塵蹣最重要的來源之一,過敏原來源如果同時存在,過敏症狀的出現率將倍增,去除家中任何一項過敏原來源都可減少過敏症狀發作的機率。

他又說,由於塵蹣不像蟑螂及黴菌斑那樣明顯可見,因此較易被人疏視誘發氣喘的危險性,因此家中填充玩具、地毯、布窗廉等易孳生塵蹣的物品,須格外加強注意衛生。


防治氣喘 全民總動員(摘自中國時報91/5/8,作者楊家福為台灣胸腔重症加護專科醫師)

GINA( Global Initiative for Asthma) 1998年發起第一年的(世界氣喘日),氣喘己經成為全世界重視的健康問題,讓惱人而又難纏的氣喘病與糖尿病、高血壓、菸害、愛滋病等(社會病)一樣受到世人的矚目。然而全世界氣喘病的盛行率(1.5億以上人口的病患)、死亡率、住院率,多年來仍然一直高居不下。

與先前台大醫學院己故教授謝貴雄,自19741996年所做的氣喘盛行率調查結果相比較,台北市國小兒童氣喘發生率,己經由廿八年前的1.3%,增加到目前的19.8%,足足上升十五倍之多。究竟其主要發生原因乃是:()社會競相工業化,造成空氣污染日益嚴重()過度文明的生活方式,導致環境中剌激過敏物質增多()建築物模式的改變,導致形成通風不良的生活環境()生活緊張,心理壓力加大。而幾年來這些原因並沒有明顯的改善或消失,甚而繼續發酵升溫中。

在台灣約有230萬人為氣喘族,其中25%呈現中度甚至於重度的氣喘病況。令人擔心的是,在中、重度者之中,猶有5%的氣喘患者─大約3萬人,生活因病情而飽受困擾,苟延殘喘甚而痛不欲生。仔細探究其中原因,其實是與這些氣喘族的﹝衛教知識不足﹞或﹝不配合醫囑﹞大有關係。

近年來,多位社會知名人士再三地因氣喘病急性惡化而死亡,顯然國人對於﹝氣喘﹞這陳年老病之認識、預防及治療仍不甚理解;可見國內相關衛生教育的推廣、扎根與人民的生活道德,仍有待吾人加強推動與自律。

防範氣喘的極重要指標即是居家環境的整理。病友要盡量避免接觸居家環境中過敏因子,如塵璊、蟑螂、徽菌、花粉等以及減少室內的空氣污染物質,如菸霧、香水、油漆、一氧化碳等。然而若病友本身或其家屬不願配合做好環境控制,在空氣流通不易室內我行我素的吸菸、拜拜點香、噴灑嗆味的髮香等等,將使得其病情更難以控制與改善。

至於推動多年的菸害防治法則形同虛設,我們仍然常見許多癮君子無視於他人,吞雲吐霧、怡然自得。尤其是在日益增多密閉式公共場所內所造成的二手菸,更帶給氣喘族極度困擾,增加了其發病與致命的機率。

GINA ( Global Initiative for Asthma )發起的2002年世界氣喘日已於57日全球全面展開,由衛教團體與氣喘教育執行者聯合病友會、公益團體一起推動認知氣喘病,以落實有效的認識,並改進氣喘病的照顧方法。

氣喘防治是全民的貴任,此社會工程的運作,不僅僅是單靠患者、家屬及醫療工作者去執行,另外教育工作者、公益社團、公眾人物、媒體以及國家相關衛生單位都需要用心用力、花費時間來推動實踐。這是社會大眾共同投入、共同參與的時候了,大家都責無旁貸。


落實衛教遠離氣喘病(摘自中國時報91/5/7王家弘報導)

5月7日是世界氣喘日,近20年來醫界對氣喘病的致病機轉已有相當了解,也有較好的治療方法,但在許多國家,氣喘病的死亡率仍不斷上升。台灣地區十大死因中,支氣管炎、肺氣腫及氣喘即高居前十名,因此氣喘病的衛教工作益形重要。

氣喘病是目前許多開發國家最常見的疾病之一。1995~1996環保署針對一百萬名以下的國中生作呼吸系統健康檢查報告顯示:台北市的氣喘病盛行率為13%,而台南市及高雄市分別為11.4%及11.1%,此外,全台灣尚有18%被懷疑有氣喘病,與其他開發中國家兒童氣喘病盛行率10~15%差不多。

近十年來對氣喘病的認知愈來愈多,世界各國紛紛訂定氣喘病的治療指引,作為醫師治療氣喘病的指導原則。自1991年九月GINA(Global Initiative for Asthma)提出所有治療氣喘病人醫師應該提供病人六項服務,以便病人能作好氣喘病的自我管理,此六項服務分為六步驟:(1)教育病人使病人與醫師成為治療氣喘病的合夥人,(2)教導病人利用症狀與肺功能測量來評估與監測氣喘病的嚴重程度,(3)教導病人避免或控制氣喘的激發物,(4)依病人的氣喘嚴重程度訂定長期的藥物使用計劃,(5)依病人狀況訂定氣喘急性惡化的處理計劃,(6)提供病人規則的追蹤照顧。

氣喘衛教控制氣喘第一步

氣喘衛教是病人控制氣喘病第一步驟,也是病人學習控制氣喘病最重要的步驟。醫療專業人員提供病人與家屬適合的資訊與訓練,並與病人或家屬訂出治療計畫,達成病人自我照顧的原則。

氣喘病治療的責任應由病人與家屬負責!而不是每一次惡化時才尋求醫師治療。氣喘病的治療應該如同高血壓與糖尿病一樣,平時就得控制至接近正常,甚至完全正常的狀況,而且,一有氣喘發作,得馬上給予適當的治療。氣喘病是慢性病,長期規則的治療是控制氣喘病的不二法門。高血壓與糖尿病病人很容易接受即使血壓與血糖控制得很好也應該繼續使用藥物,但目前許多氣喘病的病人與家屬皆無法接受同樣的觀念,病況改善時停止用藥,因此,不久就再發作,甚至愈來愈嚴重。

良好的醫病合夥關係,可以讓病人或家屬了解氣喘病之特點,使病人與家屬了解必須有全天候的藥物治療,以抗發炎的藥物改善或降低呼吸道的發炎現象,並排除病人或家屬對氣喘病與治療之誤解或恐懼,再與病人或家屬共同擬定氣喘病治療計劃,並鼓勵家屬共同協助病人去預防與治療氣喘之發作。

肺功能測量評估監測氣喘

利用症狀與肺功能測量來評估與監測氣喘病的嚴重程度是衛教教育病人技巧的第一要項。尖峰吐氣流量計可測試用力吐氣瞬間所能吐出的最大氣流量(尖峰吐氣流量),氣喘惡化時,呼吸道變窄,尖逢吐氣流量也就變少,經治療後,呼吸道變成正常時,尖峰吐氣流量也就恢復正常。因此,尖峰吐氣流量計與氣喘病之關係就如血壓計與高血壓症的關係一樣。尖峰吐氣流量計可幫助病人與醫師判定氣喘藥物治療計畫是否有效,判定是否該加藥或減藥,是否該至急診室,協助尋找氣喘的激發物,而更重要的是可讓病人了解自己氣喘病的情況。

尖峰吐氣流量日記卡所畫出的尖峰吐氣流量曲線圖是氣喘病進展的最佳指標,利用此曲線圖可協助醫師調整治療氣喘的藥物劑量與種類,治療前後數值的變化可作為藥物治療效果之評估,而控制良好的病人氣喘惡化發作最常與最早出現之徵兆就是尖峰吐氣流量下降,可幫助病人早期給予適當的治療,防止嚴重氣喘發作的發生。病人如能學習由尖峰吐氣流量曲線圖的變化,判斷病情的改變,配合適當的處理,久而久之,可提高病人自我控制病情的能力,而自我控制病情正是氣喘衛教的最終目標。因此,每一位氣喘病人都應該備有一尖峰吐氣流量計,以測量自己的尖峰吐氣流量,並記錄於氣喘病日記卡上,以便與醫師合作治療自己的疾病。

正確用藥才能控制病情

目前許治療氣喘病的藥物是經由吸入的方式給予,正確的吸入方法,可以增加藥物在呼吸道的存積量,從而增加其藥效。而吸入的器材與方式隨著廠牌不同而各異。因此,病人必須學會各種不同吸入藥物的正確方法,醫療專業人員更得教導病人正確的使用方法與注意事項,並時常測試病人是否使用正確,務必使藥物使用之效達到最佳而使可能產生的不良反應達到最低的程度。

台北榮民總醫院呼吸治療科自民國81年4月開始為氣喘病友提供衛教講習,以每週兩小時,為期八週,全部16小時之課程為氣喘病友服務。十年來已有955位病人參加此衛教講習,衛教後病人的肺功能皆有顯著的進步,肺活量從預測值的58%增加至92%,95%的病人皆對自己氣喘的控制狀況感到滿意,而且也有信心能控制自己的氣喘病,更重要的是病人自我照顧能力的提升,使得醫病之間的關係大為改善,病人對醫囑的遵從狀況良好。從台北榮民總醫院呼吸治療科之經驗,氣喘衛教應該加以推廣,使更多的氣喘病人擺脫氣喘病的折磨。


保養氣管天天自由呼吸(摘自中國時報91/5/6薛淑德報導)

氣喘病是全球最常見的慢性病之一,它不但影響人們的健康、日常生活作息及活動和睡眠,甚至導致死亡;台大胸腔內科主任郭壽雄教授指出,國內氣喘病患對於吸入式類固醇及尖峰呼氣流速計的使用與認知不足,是造成氣喘病控制成效不彰的要素,國人在氣喘病的用藥指導與相對衛教工作方面,仍有待加強。

台大小兒部教授、財團法人兒童過敏及氣喘病學術文教基金會執行長江伯倫醫師表示,根據保守估計,全世界至少有一億五千萬名氣喘患者,因氣喘病而死亡的人數也有增加相關肺部病患近年來進入國人十大死因,呼吸道的健康問題值得國人共同重視。

世界氣喘日,重視呼吸道健康

全球氣喘創議組織自2000年訂定﹝世界氣喘日﹞,每年定期呼籲世人共同重視呼吸道健康,結合衛生主管機關、醫藥界專家和病友組織共同宣導氣喘病防治教育,對抗氣喘病。在郭壽雄教授一項對氣喘病人的調查中,認為自己的氣喘病況比十年前控制﹝較好﹞的患者佔42%,控制較佳的原因是包括有較好的藥物、醫療體系提供較好的治療,而醫護人員提供較多的氣喘控制指導,也使得患者及家屬對氣喘病更加了解。

但是,國人對類固醇往往存有成見,不少氣喘病患長期僅仰賴支氣管擴張劑緩解症狀,即使病情控制不好,也不願意使用吸入式類固醇,氣管長期處在慢性發炎的狀況下,對支氣管擴張劑的反應遞減,一旦嚴重發作,很可能導致猝死的危險。

根據郭壽雄教授一項調查,189例持有處方吸入式類固醇的氣喘病人中,只有53%完全照醫師指示劑量用藥,另外47%的患者則自行減少類固醇的使用劑量,或者拿了藥但根本未使用。

吸入式類固醇,副作用極低

事實上,吸入式類固醇造成的全身性副作用極低,氣喘病患在醫師指示下使用,並無安全之虞,而目前己有支氣管擴張劑和吸入式類固醇兩者的合併型藥物,可以發揮快速、抗發炎和長效的﹝三合一﹞療法,不論在氣喘病的控制或治療,都是一項不錯的選擇,這項療法健保己開放在有條件下給付。

郭壽雄教授還指出,許多病患往往憑感覺控制病情,一旦嚴重發作,症狀不容易控制;事實上,如果養成使用峰速計的習慣,在氣喘發作前幾天即可偵測出異常,及早使用藥物。他呼籲,峰速計對氣喘病患,就像高血壓患者的血壓計,病患一定要養成習慣,天天測量。

江伯倫教授則表示,國內都會區的兒童氣喘病發生率在約10~12%,而兒童期的氣喘病控制情形,將影響到成人後的控制,家長們切不可認為「兒童氣喘病長大後自然會好」,因而輕忽兒童氣喘病的妥善控制。


久咳不癒氣喘惹的禍誤以為吸入性藥物會成癮拒絕治療易使病情陷險境

(轉載民生報  91/1/3)

正值氣喘發作的季節,許多久咳不癒的人在歷經感冒治療或中藥調理均無效後,才檢查出原來是氣喘;胸腔內科門診也發現,仗勢年輕體力好拒絕治療,或道聽塗說誤以為氣喘吸入性藥物會使人成癮者,最易令氣喘病情陷入險境。

天候忽冷忽熱,很多人在上呼吸道感染咳嗽不停,以為是感冒未癒,多次接受治療都未見好轉,依然咳個不停,又轉而求助中醫調理,一直咳到難以忍受才到胸腔內科看診,才發現是氣喘。台安醫院胸腔內科主任何栴芳表示,有些氣喘患者不會真的喘,也沒有哮喘聲,而只有久咳不癒症狀,應該注意。

一名二十多歲女性,近來多次感冒,時而有痰、時而沒有,到診所治療多次,依然久咳不癒,時間長達約兩個月,最後到台安醫院胸腔科接受氣喘激發試驗,才知道自己有氣喘,經醫師給予氣管擴張劑及消炎藥物後,咳嗽即改善。何栴芳表示,這類患者若不自知有氣喘而未治療,病情可能會日益嚴重,或出現更明顯的呼吸困難及涍喘聲拖到那時,就需要花更長的治療時間了。

胸腔內科門診也發現,有兩類型的病患最易令病情惡化,一種是拒絕治療型,另一種是道聽塗說型。何栴芳說,拒絕治療型的患者多半很年輕,約二十至三十歲,幼時曾經發生氣喘,但不以為意,近來晚上經常睡不好、胸悶或咳嗽,但仗勢著年輕體力好而忍耐度過,或從生活中規避,例如:爬樓梯會喘就改搭電梯、運動會就不運動等,拒絕接受氣喘治療,有些人都拖到喘得厲害才到醫院求診。

另一種道聽塗說型的人不乏老病號,他們都聽說吸入性的抗發炎和氣管擴張劑會成癮,只願意吃藥,不接受吸入性藥物治療,何栴芳指出,讓治療而不接受治療,或是不按醫囑使用藥物者,都有急性發作或慢性氣導致氣管永久結構性變的危險,氣喘患者應有正確的體認。

 

 


總代理: 銓鼎有限公司  電話:(02)2729-9255  傳真:(02)2723-3218   
台北市信義區基隆路一段432號10樓之2   

*本網站內所有圖文 皆為銓鼎公司所有 侵權必究*